邯郸位于河北省最南部,地处北纬36021’--44’,东经114003’--40’之间,与晋、鲁、豫三省接壤,总面积1.2万平方公里,其中市区面积457平方公里,总人口849.9万人,辖19个县(市)区。
邯郸市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,水土丰饶,物产丰富,盛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,素有“冀南粮仓”、“冀南棉海”美誉。矿产资源种类繁多,储量可观,主要有铁、煤、石灰石、铝土矿、金、铜、伴生钴、锰、黄铁矿、石墨、耐火粘土、硅灰石等29种矿产,其中已开发20种。全市矿石总产量2969.35万吨,其中煤炭1595.3万吨、铁矿石466.93万吨、其他非金属矿967.12万吨,年矿产品总量价值34.62亿元。旅游资源极其丰富,现有名胜古迹500多处,主要古迹和游览景点有武灵丛台、黄梁梦吕仙祠、娲皇宫以及响堂山石窟等,还有新开发的长寿村、京娘湖、武当山等民俗风景区。
邯郸的资源、区位优势明显,经济基础雄厚,是中原经济技术协作区的中心城市。西部山川秀美,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,东部平原盛产各种农产品和经济作物,素有“冀南粮仓、棉海”之称。邯郸交通发达,京广铁路、京深高速公路、107国道横贯南北,邯长、邯济铁路,309国道沟通东西,是中原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。
邯郸市市内交通拥有线路47条,线网总长度3001公里,年客运量5300万人次,年运营里程2500万公里;营造了以城市商业购物中心为转乘枢纽,以沟通闪干道和新老居民区、行政区,贯通大街小巷的城市市区公交线网,极大地方便了市内乘客乘车。邯郸机场正在扩建之中。
1.邯郸市标志性古建筑。
位于邯郸市市区的丛台亦名“武灵丛台”,相传建于赵国武灵王时期(公元前325—前299年),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。赵武灵王是赵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国君,为了使国家强大起来,他对作战方法进行改革,变车战为骑战,推行“胡服骑射”,并身体力行,训练兵马,军队的战斗力大大提高,使赵国成为“战国七雄”之一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