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复:山西话是不是可以让外地人听出来? 2004-08-28 9:32 PM 云中散客
把山西话分成晋语和中原官话汾河片两派后,可以这样说:
晋语至少是北方话中最难懂的,其难懂度大约可和江淮官话相比(可能比江淮官话略难),或者更进一步认为其难懂度近于徽语、湘语和赣语(解放前这三者也被认为是官话的分支),晋语和吴语有很多共同特征(故吴语区的人能听懂较多晋语),但由于晋语和官话的关系比吴语和官话更紧密,故晋语比吴语易懂,晋语远没有粤语和闽语难懂。
一般来说,中部晋语区的方言(并州片、吕梁片)最难懂,甚至可以认为其难度稍稍接近吴语,尤其是并州片方言(因为其平声不分阴阳,入声分阴阳,声母文白异读显著);
第二难懂的大约是张家口---呼和浩特片方言,这种方言的形成与明清晋中(并州片)晋商(山西帮)在东西两口(张家口和归化城即今呼和浩特)的频繁旅蒙商业活动有关,至今该方言像并州方言那样平声不分阴阳,但其也在晋北方言的包围下使入声不再分阴阳、声母文白异读的特征也几乎荡然无存(与官话的声母近似);
与张家口---呼和浩特片难度相仿的是上党片,虽然与并州片相比上党片方言已大为简化(向官话靠拢),但其有很多不同于其他晋语的独特之处,其调类也有六到七个(平、入分阴阳,一些地区去声亦分阴阳);
邯郸---新乡片和志丹---延川片入声已在很大程度上消失,很多其他晋语特征亦不太明显,受到中原官话影响很大,但由于中原官话本身与北京官话有较大差异,故这两片晋语方言虽比前几种方言易懂,但外地人听起来仍会有较大困难;
大同---包头片和五台片方言虽完整保留了入声(尽管不分阴阳),大部分晋语特征也较南部晋语显著,但由于这两片方言地域靠近冀鲁官话和北京官话,调类与北京话相近(大同---包头片平声分阴阳---虽然调值与北京话很不相同,唯一的不同是它完整的保留了入声),声母文白异读已几乎荡然无存(即大部分声母与北京话相同),该区大部地区像北京话一样把“我”读做“wo”(其他地区的晋语一般都读“nge”),所以北部晋语(张家口---呼和浩特片除外)尤其是大同---包头片是晋语中最好懂的。当然,五台片要比大同---包头片难懂一些,因为其调类不完全与大同---包头片相同(阴平=上声),是大同---包头片的变种。
运城和临汾的中原官话汾河片方言显然具有陕西关中话的特征,但由于也有晋语特征和很多既不同于关中话也不同于晋语的特征,所以它比关中话要难懂。关中话(中原官话关中片)和晋语区以外地区的人大约只能听懂5%~30%。 我甚至见过两个陕西汉中(属中原官话秦陇片方言)人几乎完全听不懂新绛话(属中原官话汾河片绛州小片),倒是一个浙江台州人(讲吴语)称可以听懂20%~30%。
摘自《晋语从官话分离的标准》,全文见
http://bbs.sinojin.net/read.php?fid=1&tid=21&fpage=2%A3%A9